8月读完的书都是前面留了个小尾巴的,看起来数量还可以,然而有两本诗集,本以为办公桌会增加我读书的进度,看来是自己想当然了。
美剧倒是刷得飞快,毕竟下班回家以后无事可做,相比于现在动不动就2-3小时的电影,美剧一集刷完40分钟还可以留下时间干点别的。
运动日期倒是看起来挺够数的,只有三天没运动,奈何强度不够,多数是走路和骑车凑的,我又一次肥回去也就不出奇了,保持稳定的运动真的还是需要一些条件,比如固定时间,比如舒服的环境。
整个八月的主题就是——看上去挺好,实则很拉……


书籍


《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》&《万物生而有翼》
推荐指数:7.5分
鲁米一直是最喜欢的诗人,可能因为我认识他读的是那本《火》。
读的微信读书的合集版本,所以把两本放在一起说吧,不太喜欢这个版本,尤其序和译后记,也不喜欢每一章前面的导读部分,感觉想要告诉我怎么读鲁米的诗,这应该不是鲁米会做的事。

《写作的禅机》
推荐指数:6分
读起来像比较私人的写作经验,如何寻找灵感收到启发,印象最深的是那句——相比于平铺直叙的描写,充满激情的描写显然更好(非原句)。挺薄的一本纸质书,着力点似乎在短篇上,长篇的写作琢磨不多。
电影

《八角笼中》
推荐指数:6.5分
完全没想去看的电影,从故事的架构来说,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,但在我看的过程中一直都猜到伏笔,也理解了各种暗喻来说,似乎又不够惊喜,及格线左右的电影吧。(提示:下段有剧透)
从王凤开头就杵着拐杖出现,就知道后面有人的腿要断,只不过用了一个最狠绝的方式断,还没有上擂台就断了。在马路上堵车那一段,忽然get到了变脸那一段的意义,也就看懂了采访时他的那些“狂语”。
走出电影院觉得自己看电影开始不纯粹了,没事就去注意架构和暗喻,一点都没有好好沉浸在故事里。

《芭比》
推荐指数:9分
在豆瓣上得知这部小众电影的,尘埃落地以后自己找了电影院看。觉得用芭比来演绎女性主义觉醒这个主题,本来就是一种别样的反讽。
作为从来没有玩过任何“芭比”洋娃娃的女性,也能get到所有的梗,旁边坐了三个10左右的女孩子,想着能在这个年纪在国内大荧幕看这种主题的电影也是好事一件,只是她们一直不停在互相问这是为什么啊?怎么了怎么了?
可能吸引更多小女孩来看这一部的,依然是洋娃娃主题吧,不知道这颗种子,是不是能够在10多岁的年纪就生根发芽?耳边传来女人的笑声和男人睡着打呼的声音,真是电影照进现实里。

《七号房的礼物》
推荐指数:7分
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的是土耳其版本的,而不是……韩国原版。但这个版本看起来也还不错。可能出现在生命里的每个人都是上天的礼物吧,有时候以我们自己无法理解的方式。

《寄生虫》
推荐指数:8.5分
第一次体验到,原来电影是可以拍出“气味”来的。金棕榈奖实至名归,善良都是用钱包装出来的,上层的人描写得不如一家子细致,好像隔着一层玻璃,真实情况里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傻白甜。最后是气味攻破了一切。

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》
推荐指数:8.8分
看到好几次字幕组推荐,甚至做了这部剧很多周边,想要看看到底吸引在哪里?全剧已经完结,只有五季,在我看来已经属于见好就收了,第一季故事情节比较出彩。
第二季和第三季开始渐渐低迷,虽然妈妈也开始女性主义思想崛起这事挺爽文的,我差点以为爸妈要离场了,第四季是一个完整的结构,开头和结尾呼应得非常好,但是中间都在干什么……
我更喜欢苏西这个角色,因为她可以搞定所有事情,我搞不定,人是不是都喜欢自己成为不了的那种角色?
最后,人生就是几个瞬间吧,几个关键的瞬间,当时觉得很平常,回头看时maybe是必然。

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
推荐指数:7分
现在的电影是怎么了?怎么两个半小时居然是未完待续?!!这样不如拍电视剧吧?!虽然我习惯了电影里必须出现各种类型的人,现在这个漫威宇宙会不会扩得实在太大了点?我的脑容量要记这么多东西不够用啊。
又及,蜘蛛侠还是延续着名字和姓必须首字母一样,这一点倒是延续得很好,相对而言,我还是喜欢荷兰弟那个话痨版的小蜘蛛。
又又及:什么时候可以跨多宇宙谈恋爱?
音乐
8月我必听的一首歌是:
写这个真的比我碎碎念难多了,今日份元气已经耗尽,有关8月的碎碎念明后天来更。